热门搜索:网页游戏 火箭球赛 热门音乐 2011世界杯 亚运会 黄海军演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综艺快报 >> 内容

关于春节,变化的只是仪式感

时间:2017/1/27 12:11:10 点击:

春节“反向探亲”成为一个热词。所谓“反向探亲”,是指一些在异地就业和居住的人们,把亲人们接到身边过年。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,“反向探亲”的人群越来越多。

“反向探亲”的逻辑先是植于“反向春运”,也就是说,过年前人潮拥挤的现象一般是单边客流,常见于大城市辐射向小城市,而反之则没那么拥挤。这一点在飞机票上体现最明显,机票就是按照市场供需定价的,春节前从热点城市往三四线地方的多是全价票,反过来则要靠打折吸引客流量。既然这样,如果回家买不到票,把亲人接至大城市来岂不是更好?尤其是在工作缠身时,这一想法就更有可行性。而且家人如果能接过来,可以更好地体察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,也是一种其乐融融。

如果把“反向探亲”视为一种过年的新方式,那么变化是显而易见的,比如还有一种很新潮的过年方式,叫做全家出门旅行。刚刚公布的《2017春节旅游消费趋势报告》显示,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“远方”,携家带口南下或北上跨年,甚至选择出境游。关于人们出行目的的数据显示,回家探亲占57%,国内旅游占24%,异地访友占16%,出国旅游占6%。而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是,5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较其他年龄段的受访者更加偏好旅游过年,旅游是出行第一动机。

以“反向探亲”和“旅游过年”为例的观察,更多体现出一种过年仪式的变化。过去,人们过春节的统一方式是回家过年,全家人吃团圆饭、看春晚。尤其是在“回家”这件事情上,形成了全球独有的“春运”现象。究其原因,“家”是一种固定意象,它意味着故乡和故土,意味着亲戚和邻里,更意味着安土重迁的文化基因。人们为了回“家”,所愿意付出的代价有时是难以想象的。但正是在时代的演变中,现代人开始体悟到“家”不一定意味着故乡,只要一家人在一起,在哪里过年不都是一样吗?

不可否认,时下的过年仪式确实在消解和变化。比如很多人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,看春晚可能满足不了胃口,走亲戚也没原来那么热闹有趣。问题出在哪里?原因在于我们的需求在不断变化,而传统仪式满足不了新兴需求。现在,人们对自我价值的理解变得更为深刻,手里的选择项也变得丰富多彩,人们不断尝试一些新事物,比如过年去看电影、唱KTV,没事斗斗红包大战等,诸如此类形成了新的仪式感,赋予了春节新的内涵与活力。

今天,当我们感叹“年味变化”的时候,其实变化的只是仪式感;当人们选择“反向探亲”时,正是以具体行动重新阐释过年的新方式。具体来说,传统仪式是一定要回到故土,而新仪式只强调“家”,也更能包容地理位置上的移动;传统仪式大都是看春晚、走亲戚等,而新时代的过年则强调更为丰富的个体选择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其实“过年”并没有变化,家人和团聚永远是春节的主题,无论人们在哪里、在做些什么,只要心系彼此,那么春节的意义就会只增不减。

在分析节日的意义时,美国民俗学家阿兰·邓迪斯曾这么说:日常生活中,时间线性流逝,而节日就像这条直线上的刻度,有了度量,才有意义。今天,关于春节应该过得更为传统还是更为新潮,应该尊重仪式还是求新求变,都只是具体仪式之争、具体行为之辩,而在各种仪式消解、更迭的变化中,春节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。对于中国人来说,春节依然是最为重要的节日。

作者:634233293 录入:634233293 来源:原创
本站部分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,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。客服邮箱:501734467@qq.com
相关文章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关于我们 | 服务条款 | 法律声明 | 文章发布 | 在线留言 | 法律支援 | 人员认证 | 投诉建议 | 合作联盟 | 版权所有 | 本站wap手机访问
  • 陕西新闻网(www.arpj.cn) ©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有害短信息举报 | 阳光·绿色网络工程 |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|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| 陕西通管局

  • 陕西新闻网 版 权 所 有 ,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,
    信息来自网络,如有疑问请联系管理员处理!邮箱:501734467@qq.com
  • #